数字盘点春节假期消费 多项数据喜人******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假期,无论是餐饮、旅游,还是文化娱乐,市场需求不断释放。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这个春节,衣食住行各领域消费都很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春节假期,粮油食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5%,其中,果品蔬菜、肉禽蛋奶同比分别增长39%、28.6%。酒水饮料等商品需求旺盛,酒、饮料及茶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7%。生活必需品销售在恢复,餐饮市场也呈现出热闹的场景。
到店就餐火爆,“上门代厨”也颇受青睐。
网络预订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
说完了餐饮市场,我们再来看看旅游市场。今年春节,不少人都选择外出游玩,这让旅游和住宿服务业加快恢复。
在山东济南,春节假期前六天,济南市纳入监测的28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同比增长64%。为了吸引游客,天下第一泉景区、百脉泉景区等12家国有A级景区实行首道门票免费。
在河南洛阳的龙门景区,大年初一游客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大年初二半天时间入园游客就达到了2万人次。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
网络平台数据则显示,春节期间,大理、丽江、厦门、三亚、北海成民宿预订最热城市。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其中,江苏、安徽等地的特色民俗游,新疆、黑龙江等地的冰雪游以及海南的各项水上娱乐项目成为假期游客的主要选择方向。(央视网)
“让更多人把心中爱的源泉激活”****** “让更多人把心中爱的源泉激活” ——走进话剧《桂梅老师》 光明日报记者 徐鑫雨 张 勇 “老师做的事我们也能做,所有人都付出,爱就有了良性循环!无数人的爱加起来,才是真正的——大爱无疆!” 这是话剧《桂梅老师》中同学们的台词,振聋发聩。 “爱要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常说的话。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云南省话剧院以张桂梅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桂梅老师》,荣获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时隔18年,云南戏剧作品再次荣获文华大奖。《桂梅老师》获奖秘诀何在?用话剧形式塑造英模人物难点在哪里?西南边疆云岭高原为何能培育出《桂梅老师》这样的艺术精品? 话剧《桂梅老师》剧照 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十二年的苦寒磨炼 2009年,在云南英模先进事迹颁奖晚会上,云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了王宝社担任编剧、导演的短剧《感恩的心》,这是云南省话剧院与张桂梅的第一次接触。 “从那时起,我们对桂梅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作一部以张桂梅感人事迹为题材的原创话剧,一直埋在云南省话剧院和王宝社老师心中。”导演常浩回忆道。在酝酿了十余年后,编剧、导演王宝社于2020年写下了话剧《桂梅老师》。 虽然有了好剧本,但摆在话剧院面前的仍是重重困难。 “第一难的不是资金、不是时间,而是没有演员。”常浩说,“我和宝社老师算来算去,终于攒够了4位老师、5位学生、3个孩子。面对缺少演员的困难,话剧院的演员们付出了许多汗水。在剧中扮演女高学生的李欣瑶已经能够在5位女高学生角色之间任意转换,准备随时顶上去。” “一直以来,演员们的心中都有一团火。大家对桂梅老师的崇敬变成了一种责任,想通过话剧让更多人把心中爱的源泉激活。”张桂梅的扮演者,云南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李红梅说。 创作一部能留得下来的作品,需要沉下心来对人物、事件做深入的研究。2009年开始,《桂梅老师》主创人员便对张桂梅的事迹进行持续不断地追踪,12年间,积累了400多个相关素材,通过长期观察、提炼、演绎,形成了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 李红梅多次到华坪采风,从早到晚,跟着张桂梅查寝、家访、开校会,用脑用心用笔记录着她的言谈举止。她凭借着12年来对张桂梅的观察与了解,成功塑造出了桂梅老师这一形象。 “桂梅老师身上让我感触最深的品质就是坚守。”在剧中饰演宣讲队成员等角色的章超说。 把英模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 创作英模人物题材的戏剧,难点在于如何塑造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桂梅老师真的形体、真的情感、真的病痛,都真真切切地展示在舞台上。 “《桂梅老师》从普通人的视角观察英模、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英模的方式,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说。 2021年6月《桂梅老师》在云南昆明首演以来,云南话剧院收到了许多反馈,其中一条留言这样写道:“你相信光吗?看完话剧《桂梅老师》,让我相信一件事,人皆可以为尧舜。”云南省话剧院院长马捷看到之后十分感动:“剧中的英模人物形象,让大家觉得可亲、可敬、可学,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主创们立志突破同质化,从客观生活出发,从真实人物出发,运用逆向思维的普遍性、批判性和新颖性,抛掉概念化,提纯化的老套,把桂梅老师塑造得很真实、很生动、很感人。”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如此评价。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江红说:“时代需要英模来激励人们,《桂梅老师》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精神,讲出了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桂梅老师》为何能从西南边疆脱颖而出 如何开拓市场、票房?文艺院团的价值何在?这些问题也曾经困扰云南话剧院。 “中央关于文艺来源于人民、文艺要服务于人民的要求,给我们指明了创作方向,激励我们去讴歌时代、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马捷说。于是《鲁甸72小时》《农民院士》《桂梅老师》等优秀舞台作品在云南话剧院陆续诞生。 如今,《桂梅老师》已分别赴北京、重庆等10多个城市和云南省演出60余场。2023年,该剧将启动第二轮全国巡演。 《桂梅老师》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王江红表示,《桂梅老师》的成功,得益于近几年来云南省实施的“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云岭文化名家工程”,重视运用文艺形式宣传张桂梅等先进典型,在全省遴选出一批重点创作扶持作品建立项目库,首批入库6部作品中,以张桂梅事迹为题材的就有3部,《桂梅老师》名列其中。云南对项目库作品建立专家帮扶机制,对《桂梅老师》等重点作品进行指导扶持。 “正因为这些文艺政策的鼓励和培育,激励了云南话剧院等文艺院团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文艺精品的热情,才涌现出《桂梅老师》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王江红感慨地说。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09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1分快3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