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昭君故里湖北兴山:山水花灯“点亮”中国年******朝天吼山水实景灯会迎新春 李阳 摄
游客游览灯会共享幸福欢乐中国年 李阳 摄
栩栩如生的花灯点缀在自然山水之间 李阳 摄
游客“沉浸式”体验五彩绚烂的花灯 李阳 摄
实景灯会营造了浓郁的新春节日氛围 李阳 摄
1月16日晚,湖北省兴山县朝天吼景区花溪山水实景灯会开放迎客,五彩绚烂的灯光、栩栩如生的非遗手工花灯点缀在秀美的自然山水之间,营造了浓郁的新春节日氛围,游客徜徉其间共享欢乐中国年。兴山是昭君故里,灯会期间,景区特地打造了品农家年猪宴、绚烂烟花齐放、河灯祈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赋予游客与众不同的参与感、体验感和沉浸感。
当旅游遇上“非遗”,玩出不一样的“文化味儿”(3)****** 非遗旅游还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让拥有非遗资源的乡村地区走上致富道路。如陕西省充分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设立省级非遗工坊52家,为全省近5万名群众搭建起就业增收的非遗平台,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不过,“非遗+旅游”模式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业内专家认为,“非遗+旅游”当前存在融合不够深入、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从各地发展情况看,同质化现象普遍,本地特色不够凸显、文化创意不足。未来,应如何探索非遗和旅游的融合路径?如何推进非遗旅游产品升级,更好地激发非遗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认为,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不能将非遗变成单纯的旅游表演,使其脱离民俗社会生活情境,以致破坏原生文化生态,商业化的简单模仿也容易造成同质化的问题,“非遗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切实保护旅游地的生活化文化特色,是旅游业持续发展之道。” 韩元军表示,推动非遗和旅游高质量深度融合,要发动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个人等多元力量参与进来,让“非遗+旅游”释放更多市场活力;要将更多时尚、科技、体育等元素融入非遗旅游开发中,提升非遗旅游的吸引力;推动非遗旅游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结合起来,通过非遗城市社区、非遗乡村作坊、非遗艺术馆等更多的空间主题创新,形成非遗旅游产业供给和空间供给的新体系。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1分快3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