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气温也爱“坐过山车”?
冷空气是温度很低的冷气团,这个冷气团多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然后南下引起强降温、雨雪等。常说的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其实说的就是冷空气的源地。
西伯利亚和北极是非常寒冷的地区,那里的温度一般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如果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它所经过地区的气温将急剧下降。这种温差可以达到10度以上。尤其是在冬季,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感受到春天入冬的感觉,冷空气还会伴随着降雨甚至降雪的天气变化。不过,每次冷空气的强度都不一样。有时强,有时弱,由于移动路径不同,受影响的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气温“坐过山车”,就是温度的骤降陡升。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季节转换时期。熟知的“倒春寒”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倒春寒发生在春季,春季是冬季向夏季转换的季节,在春季气温迅速回升过程中,冷空气来袭,造成气温的骤然下降。
大幅降温有哪些防寒注意事项?
首先是出行方面,出门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遇雨雪天气,得注意路面湿滑。大风天气不在有玻璃门窗或大树下,广告牌等地方逗留等。
大风降温天气将对交通出行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所以提醒有出行计划的公众多关注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以及交管部门的路况信息,安排好自己的行程,顺利、安全出行。
其次是居家方面,一是关好门窗,做好水管等防冻措施,另外居家取暖,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因此要注意用电、用气安全。二是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风险较高,注意加强防范。
三是生产安全方面。有些施工项目赶工期、抢进度,生产安全方面有隐患,加之不利天气影响,安全事故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监 制:战 钊
策划/制作:蔡 琳 肖春芳
黑龙江: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中新网哈尔滨1月12日电(记者姜辉)12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市开幕。开幕式上,代省长梁惠玲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黑龙江省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巩固对俄合作优势,大力推动开放龙江建设,加力构筑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该省。黑龙江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
5年来,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对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用。2022年,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开通运营。
报告提出,未来5年,黑龙江省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更好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使黑龙江成为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黑龙江省要全面提升对俄合作承载能力,加强与俄远东地区战略对接,巩固提升对俄农林渔业等领域投资合作,增加机械设备、日用消费品等出口,加大大宗商品进口。对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协定,扩大进出口规模,着力形成巩固东北亚、拓展东南亚、辐射欧洲、联通美洲、对接中东及非洲的多元化市场。
报告还提出,黑龙江省要提升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同江铁路大桥运营效能。打造哈尔滨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际物流集散枢纽、绥芬河-东宁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完善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及哈欧、哈俄等班列集疏运服务体系,加快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同时加快建设开放合作新平台,推进哈尔滨新区、哈尔滨临空经济区、绥芬河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支持境外园区发展建设,形成境内境外良性互补。(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